创新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自学、探索与实践的精神,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奠定学生坚实的理论基础、创新的理念与思维,同时培养期进取心、事业心以及探索精神,形成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可以为一些学生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基础,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自身价值。
上文提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组织领导不明确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基于顶层设计理念,专门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组建培养委员会,其成员包含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校团委领导、学生工作处以及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
在副校长带领之下明确职责分工,共同负责相关培养工作。同时由二级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分别负责动员教师参与指导工作,组织动员学生参与活动。
在组织学生时,学院应组织相关学生,成立创新班,班内学生不脱离原班,平时还要在原来的班级中参与专业课的学习。学院或学校会在科技创新类活动开展过程中,让创新班内的学生参与进来。
创新班学生来自不同专业,组队时可促进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从资源配备上来看,在培训、师资以及经费等方面,应优先为创新班供给,鼓励全院学生积极加入创新班中,这样即可在全院范围之内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目前,第二课堂活动中的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会造成这种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科研、晋升、教学压力过大,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激励机制的方式来解决。还有一些主观因素,对于此类问题不仅要加大奖惩力度,同时还要从教师教书育人、职业道德等方面着手,以激发出教师在指导工作中的原动力。
当前,很多教师不愿意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新能力,担心会影响自己的权威性。高校应关注对教师科技创新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请进来”“走出去”两方面来提升。
前者是指从校外聘请优秀的指导教师到学校中挂职,或者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上课,用他们的工作经验、管理方法帮助本校教师提升科技创新方面的指导能力;后者是指每学期都要定期指派教师到其他学校学习、交流,或者到科技创新类的企业中挂职锻炼。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领路人,辅导员在组织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虽然他们并非具备完全的专业性,不能在某项科技创新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但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比如心理素质、情感与毅力等。到了比较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学生其智力、专业能力相差并不很大,此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将是非专业能力。
因此,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非专业能力与专业能力同样重要。所以,应该实行双导师制,由专业导师为学生解决专业问题,辅导员则主要在非专业能力的提高上为学生提供指导。
为了有序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制度建设工作的落实非常重要。培养委员会需要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实施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制度和规范,确保各项活动有序开展。这样可以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
例如,可以制订出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管理办法、关于费用支出的规定等,在学校指导下,各院系有序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且学校应该制订可行性的奖励激励机制,一方面做好活动记录工作,将学生参加活动的次数当作评优评先工作的加分项目,作为一项保研条件,也可以为参加竞赛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等;另一方面可以将教师指导学生竞赛的时间依照一定比例折计为教学工作量,或者若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获奖,可将其作为晋升的一项条件。
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具体实施计划。要想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首先,可以专门为创新创业设置学分。这部分学分可以通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完成科技创新创业类课程或参加学科竞赛得到,还可以将这部分工作作为学生顺利毕业的条件之一,以引起广大师生对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度;
其次,要注重文理渗透,在理科课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文史知识的课程,文科课程中则可以加入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的内容,通过文理渗透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最后,还可以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数量,适当拓宽此类选修课的范围,这样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
改变评价方式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意义重大,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非常看重考试分数,但对学习的过程并不关注。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应该摒弃以往“唯分数论”的思想,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
另外,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建设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延长实践的时间,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通过实践验证理论,对自己的创新创意进行验证。
众所周知,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实践来检验。在确保硬件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因配套管理缺乏,无法对学校资源进行有效运用,工作难以落实。
目前,很多高校在实践场所管理上存在问题,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开放实验室的实践,提出实验室设备与场地外借的办法,或者就实验设备的使用加强培训,这样即可有效减少实验设备损坏率,尽可能地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创新创意,更好地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具体来说,可以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实践平台,将科技创新项目纳入培养委员会管理的范围内,所有科技创新项目均通过该平台发布,这样可以有目的地将大学生引向国家需要的方向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