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7日,2017 Demo China创新中国秋季峰会在杭州洲际酒店举行(创业邦10周年),在开幕式激辩时刻环节,创业邦合伙人王玥,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韩彦,KIP韩投伙伴中国首席代表兼常务扈景植,策源创投主管合伙人元野,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郑庆生,针对主题为《科技跨界中的商业机会》进行了专场讨论。
犀利观点如下:
1、有些隐蔽的科技是占流量的便宜,它们不是很高尖的科技,但利用原有的信息积累优势不断的发掘便宜的流量。
2、创业者的水平提升非常快,如果跟不上他们的速度,那你就是他儿时的伙伴,中学、大学就跟不上了。
3、一个创业者的体力、脑力、心力都要强,但心力最重要。
4、VC还处于相对真空期,过去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红利里,每个垂直领域还是有相当大的投资机会。
以下为专场讨论实录(由创业邦整理,未经发言人确认)
激辩时刻探讨主题是科技创新如何跨界,在跨界过程当中又会迸发出怎样的投资机遇。
主持人王玥:今天看到越来越多新的科技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它开始改造一系列的产业,从一线投资实践看,各位现在认为哪些产业会被新技术快速改造?
张震:第一看实际的需求是不是存在;第二,是从全球化的眼光去看这个领域。因为今天技术类的公司和服务类公司不一样,服务类要求本地化,可能需要本地资源,对本地用户需求更了解。但是技术类的公司,它是全球竞争的。第三是技术和产业的结合,还有就是这个团队是否有一个较强的销售能力。因为当一个新的技术出现时,它都有一个脉络,往往都是从toB开始,然后再逐渐向toC去转变、渗透。这个过程中,如果公司想健康的生存下来,toB销售的能力是一个挑战。
韩彦:每个传统行业里寻找它的突破点,传统行业都有它不合理或者可以被优化的空间,以前主要的改变是连接。但这两年发现连接是不够的,数据和人工智能成为两个核心元素。行业除有连接以外,如果能结合数据和智能,它的效果会更高。
扈景植:从韩国和以色列的背景来看有些公司,我认为科技方面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从这个角度看,通讯相关的公司,或者半导体设计公司,或者软件公司。这种硬件和软件结合在一起,嵌入式的方式放在整机,会产生很大的价值。
另外,机器人有很大的机会,国际化和国内同步发展,美国、韩国、日本、台湾、中国一起合作,开始发展一些新技术,才有合作的机会。
主持人王玥:一个一流的投资机构是有一条自己清晰的主动寻找项目路径,各位现在所在的机构或者思考里,主动寻求的那条路径是什么?
郑庆生:把科技分为三类,第一类替代现有人工的科技,更多的是toB的销售。第二类是科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场景。比如今日头条、无人车,这些是原有人工做不了的。第三类是公司比较隐蔽,科技占流量的便宜,比如新闻媒体、互联网新闻媒介出现,实际上是用这种方式省掉线下发行报纸的渠道,是抢占流量红利。
元野:VC还处于相对真空期,过去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红利里,每个垂直领域还是有相当大的投资机会。
现在还处于一个过渡阶段,特别toC上面各种应用形态,创新和机会其实比较少,比如最近的共享经济,包括无人零售等,这些商业模式是否成立还有待检验,但我觉得科技和新的AI比较有价值,包括科技领域真正的落地,可能还是要和数据有比较好的结合。
像谷歌,马太效应相当明显。我觉得在新的一波里,需要更关注一些和细分领域的结合,特别在数据的积累还没有非常透明,还没有被大公司所渗透到的。
曹毅:主线是技术推动商业变革,我们把商业划分成九大行业:零售、媒体内容、金融、吃喝玩乐、出行、旅游、企业、科教文卫、住等。每个行业正当时的科技不太一样,有些行业还处在移动互联网阶段,没有渗到足够高的行业,比如企业产业。还有的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了,比如媒体,内容分发,原来的PC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化已经结束了。
不同领域发展阶段不一样,科技的渗透率也不一样。有些需要一个过程,它必须得是先做连接,甚至有的是PC互联网要去做连接。比如说教育、医疗。有的是要先做移动互联网连接,比如说物流等,然后再到人工智能。有些企业有机会做到弯道超车,比如直接做IOT和AI的,像无人售货,摩拜等。
不同领域适合的当前技术变革不一样,但同时这里有两个警惕,第一个是三浪叠加,当前改变这个行业最好的技术,有可能被后面发展速度很快的技术覆盖和替代。第二个是,警惕原有行业里的巨头,他们的反应速度是会很快的。比如汽车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可能比零售行业,出行行业,比媒体内容行业相对来说竞争环境要更好一些。年轻的行业巨头,比如阿里和腾讯的竞争力可能比汽车工业更强。
主持人王玥:通过刚才每位嘉宾的分享,可以看到一个投资人的思维空间,微观、宏观都要具备极大的知识储备,各位认为每个顶级投资人平常应该通过什么样的训练,不断去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空间?
韩彦:光速中国做投资的两点想法,第一,信条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所有的风口,做的工作是去看自己看好的路,深入去研究这个赛道,找到自己相信的未来,勇敢的赌进去。
第二,好的投资人有两个特性。一是高度的好奇心;第二是高度的竞争心。高度的竞争心就是要考虑什么是VC,该干什么,什么样的风险是该抢着要进去的,这是一个好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好的风险投资人应该回答的问题。
曹毅:和创业者学习,帮助创业者,同时得到创业者帮助,就是一个相互帮助的过程。
这个在投资过程中和投后都存在,尤其投后,当你成为一个企业的投资人,成为它的股东,董事时,要做很多的投后支持,比如董事会层面,比如管理的相对边界清晰。比如人力资源,就是帮创业公司找人找钱PR等。
每个维度都是对团队的学习过程,首先你要理解这个企业,创业者的水平提升非常快,如果跟不上他们的速度,那你就是他儿时的伙伴,中学、大学就跟不上了。这是一个学习的方式,同时也是衡量投资人能不能跟得上创业者成长的速度。
扈景植:从2000年进入投行后,养成了自己思考的一个习惯。我们公司的slogan就是,人家都说yes,我说no。人家都说no,我们说yes。针对被投资企业,通过真正朋友的角度去看。
将来大的机会来自人工智能,再加工业化相关的需求。得自己思考,再加上帮助用户,离钱比较近的地方,和他们一起分享,共享是很好的机会。
主持人王玥:各位都投了非常棒的创业公司,如果让每个人用一个词去区分一流创业者和二流创业者,你们会选哪个词?
郑庆生:杰出,真正杰出的创业者无论在战术、战略,而且把战略、战术通过数字来表达,都能讲的非常清楚,特别是数字表达,能够把自己所有战略战术都拆分到各个层面的数字。
张震:格局有多大,将来就能够走多远。
元野:使命感,历史上接触的很多优秀创业者创造了很多伟大的企业。初期很多我们都miss掉了,今天来想,这些创业者都有非常强的使命感和格局,可能当时我们用当时比较狭隘的商业逻辑,没有完全理解这些人的使命感,或者不敢相信这些人的使命感,所以才会错失可能性。
扈景植:匹配度,和创业团队的匹配度非常重要,要懂得创业团队想做什么,一个投资者和创业者,两者匹配的话,肯定会产生很大的机会。
韩彦:领袖,很多企业做得非常成功。但真正能突破的那些人有很远的视野,同时有很强的引领性。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不是他一个人干,他会分享,看得远才会分享。他会有所选择的重视,有所选择的忘记和放弃。
曹毅:心力,会看到一个创业者的体力、脑力、心力都要强。展开讲,体力是要自律,比如规律生活、身体愉悦等;脑力,更多是在宏观、中观、微观事物上,都有很好的认知能力,能够做很好的判断决策,有很好的格局。心力,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各种情况时,用于面对惨淡的现实,能保持很好的韧性,能引导大家进步。心力最重要。
( 责任编辑:admin)